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董玉展 | 研·毕业谈【26】

山大研究生 山大研究生
2024-10-09

研·毕业谈

又是一年毕业季,送别的时刻,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近期,我们将定期推出2023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从他们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以榜样为明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个人简介

董玉展,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陈青教授。研究生期间担任电气工程学院党建工作中心主席、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队长,综合素质测评排名位列年级3/17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研究生党员标兵、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山东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山东大学创新创业活动先进个人、电气工程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硕士学业一等奖学金、硕士新生一等奖学金等称号和荣誉。

任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心主席期间,协助学院党委开展研究生学生党建工作,并负责学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致力于有序推进学院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并开展了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百年党史忆峥嵘,勇担使命战疫情”党史学习月系列活动。同时,任电气工程学院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队长,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迎新行李寄存志愿服务、“除冰扫雪暖人心”志愿服务、义务植树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共56次。


一、鉴往知来 砥志研思

回顾自己的学术之路,董玉展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时间精力的投入以及合适的学习方法两者皆不可少。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曾努力反思本科学习的不得法,他说,那时的他面对艰深的电磁场、电机等课程,总是捧着书本想把知识点印刻在脑海中,结果常是转眼就忘、上了考场面对实战题目一筹莫展。为此他早早对研一阶段的专业课学习进行了规划——改掉死记概念、死磨书本的低效率学习方法,而是更多地专注于数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专注于往年题型和闭卷题目训练。最终取得的好成绩证实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他更好地掌握艰深的理论知识。

在跟后辈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时,董玉展总结道:“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不仅能使自己更快度过科研的迷茫期,而且可以尽早的产出成果”。他回忆自己在研一刚入学时,曾由于太过心急,未经足够的学习和思考便向导师要了一个研究方向,结果这一方向不仅佐证文献少,而且落地的实用价值并不大,导致浪费了一年时间。好在研二初经过与导师的耐心沟通,他更换了一个较为前沿、应用价值比较高的方向,研究才得以顺利开展。董玉展告诫同学们:“在确定研究方向甚至是毕业课题之前,一定要跟同门师兄师姐讨论、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审慎思考,硕士论文的方向最好能够建立在一定的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方便一些观点的佐证和说服”。

关于如何在深耕科研之余,进一步达成科研、学生工作与个人生活这三者间的平衡,董玉展认为还是要回到是否真正热爱的问题上。在他心目中,科研学习是首先必须保证的,在此之余,他也心甘情愿花费更多的个人空闲时间去做学生工作。董玉展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事先与导师做好足够的沟通和保证,得到导师的支持方能后顾无虞。



二、恪尽职守 矢志不移

学生工作贯穿于董玉展八年山大时光的每时每刻,也是主业之外他倾注了最多心力的部分。这段故事的序章,是2015年国庆节前夕,他紧张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班长竞职报告。此后的四年班长生涯里,作为纽带让四十多张面孔从陌生到渐渐心心相通,他说,所谓“提升自我、锻炼能力”之类的话都显得不够真诚,其间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才是这份学生工作经历给他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

本科毕业后,董玉展选择留校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一年的辅导员。“我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份工作,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无所适从之感,反而陪伴这群可爱而优秀的学生们一同成长令我倍感充实和舒适”。学期过半时新冠疫情暴发,半年的线上模式让他的工作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在那段时光里,他看到学生们足履实地,早起打卡学习网课;看到在“共度时艰”风采展示上,每一个班级、团支部奋发的青春力量;看到视频网站上,学生们用自己的风华畅抒拳拳赤子之心,他不禁为之感动,为之自豪。这一年的共同成长,让董玉展领会到“使命”和“担当”两词更深刻的含义。

在作为硕士研究生踏入千佛山校区时,五年的历练和沉淀让董玉展平添了几分从容。看着刚刚成立的党建工作中心交到他手中,如何找好这个学生组织的定位、怎样做好严肃的党建工作、如何结合学院和学科特色等问题让董玉展开始了持之以恒的思考和探索:他致力于推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制定了《支部建设规范提升工作方案》、修订了《党员发展评估办法实施细则》等,进一步建立完备的档案管理机制;他尽力将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把握建党一百周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启程之年的交汇节点,组织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并响应研工部号召开展了“百年党史忆峥嵘,勇担使命战疫情”党史学习月系列活动。回顾这一年的路程,董玉展说:“关于党建工作中心的故事太多了,是每次党员发展时的谨小慎微;是初次参与组织党史纪念馆参观暨入党宣誓仪式时的紧张和忐忑;是红色研学实践时演出的《焦裕禄》话剧;是费尽心力创新形式的主题教育;是最后党史学习短视频大赛的精彩纷呈……”从小心翼翼地探索,到慢慢能够紧跟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工作重心,他与党建中心一同成长,共同书写这段有声有色的故事。


 换届会议上的董玉展


回顾自己的学生工作历程,董玉展坦言:“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在于热爱,能否从其中获得成就感、是否热爱组织活动、是否愿意为同学们做好服务等至关重要”。他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工作中所得的经验:“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跟辅导员老师、主管书记等领导老师定期汇报、多沟通交流,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交代’;活动组织前要做好充分的策划,并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


千佛山校区草地音乐节


三、和衷共济 冲锋在前

作为“山东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志愿服务亦是董玉展倾注诸多心血的领域。董玉展说,他至今难以忘记2021年5月学院党委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授旗时的那种心潮澎湃,“接过那面鲜红的旗帜,沉甸甸的分量不仅在我手上,更压在我的心头”。在担任学院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队长的一年半里,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次,参与服务志愿者261人次,包括迎新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行李寄存服务、2021年大雪开展“除冰扫雪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与山大后勤服务部联合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等。

2022年上半年,蔓延的新冠疫情侵袭济南,整个校园被按下暂停键。董玉展作为学院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组副组长和疫情防控志愿者负责人,每天的信息统计和志愿服务工作都令他感到压力颇大。“那些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清点核查人数时的焦头烂额,帮助食堂运送餐食时穿着防护服排成的白色风景线,组织校区公共区域志愿服务时的一排排红色马甲,用小车推着运来的比自己还高的防疫物资……看着现在街道上的人头攒动,这些回忆里的画面既模糊又清晰,彷佛做了一场很长的梦”。

白驹过隙,如今两年过去了,看着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渐渐发展成为了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先锋岗、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他才觉得不负当初队伍成立仪式上的慷慨承诺。当被问及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董玉展坚定地说:“两年的奉献时光,教会我在学院、学校乃至社会需要时,如何彰显党员本色、展现自己的担当作为,用自己的如磐初心践行使命,书写青春的不悔答卷”。


李术才校长慰问志愿者合影


四、磨砺以须 积厚成器

在就业择业方面,董玉展认为:“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尽早设定好自己的目标,此后便只顾风雨兼程”。他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全面发展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简历、提升自己的阅历,而且是最受大多数单位青睐的特质。因此,无论是科研学习、学生工作,还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他都尽量把握每一个机会,为未来的就业选择增添更多的可能。

对此,董玉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地分享了自己的“秘诀“:首先,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搞明白自己就业时更倾向的关键词,比如“稳定”“距离”“薪资”“舒适”“价值”等等;其次是就业时抹平“信息差”,多方面探听自己的就业机会,对此他建议想外省就业的同学,问问外省当地大学的同学朋友,看看有哪些自己能够参加的招聘;最后,有目标之后早做规划,摸透单位招聘的倾向,从而一步步完善充实自己的简历。此外,在就业的时候,要有跳出自己专业的勇气、敢于突破自己的专业壁垒,与自己专业完全相关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节座谈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五、恩德如山 铭诸肺腑

董玉展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概括为 :“规划”、“充实”和“幸运”。除却这一路的“规划”和“充实”,他还深深感念自己的“幸运”。董玉展认为,他尤其要感激自己何其幸运,能够在这一路上遇到如此多恩师益友,在信任、帮助和支持中成长。

董玉展真诚地感谢一路给予他帮助与支持的师长:“感谢本科辅导员邱瑶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学业压力和未来迷茫时重拾信心。感谢保资期间控制学院吴晓晴书记令人如沐春风的经验传授、办公室前辈老师们愉快的工作氛围。感谢宋思利书记和宋济平老师给予我的信任,将刚刚成立的党建工作中心交到我的手中,宋书记温润低沉的一句句鼓励和支持,也为我的学生工作扫清了所有瞻前顾后和犹豫不前。”

一朝入师门,一生念师恩。告别在即,忆及导师的引领与教导,董玉展说:“何其有幸,在陈老师的引领下走过我的科研之路。陈老师严谨的科研作风和亲切温暖的师风都令我受益匪浅。想感谢陈老师的有太多了,是每次课题讨论时面带温润笑意的肯定;是深夜为我修改完的论文初稿;是字斟句酌、拈精撮要的论文指导;是感到彷徨和怀疑时殷切的鼓励;也是研究生三年给我们的恰到好处的自由。无论是海量的实际数据整理还是艰难的编程建模过程,踢开一块块绊脚石的同时无疑也令人内心渐渐强大。有根有据的论文撰写、脚踏实地的摸索前行也终究让这份努力有所产出和收获。”

细细回忆跟随导师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董玉展说,最让他感动的一瞬间是在他的期刊论文修稿期间,有一天晚上十点多接收到老师返给他的修改意见,当他习惯性地将这份修改稿标注上日期放到文件夹中时,才发现老师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已经发给他不下十份修改稿了。“老师已经接近六十岁了,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我们科研的要求,对文章的每一句话都仔细琢磨,要求有出处、有依据。每每回想起总感觉师恩如海,倾我至诚。”


董玉展与导师合影


 六、潜心笃志 行而不辍

董玉展的研究方向是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即设计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实时更新数据来达成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模拟。他认为,在目前新型数字化电力系统构建的背景下这一研究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只是受限于传感装置、通信装置等的发展水平,目前还无法达到人们设想中“元宇宙”的愿景。他也希望随着科技慢慢发展,未来人们真的能够实现“孪生”电力系统的构建,从而大大降低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的效率和成本。展望前路,董玉展表示,他即将就职的江苏电力一直致力于数字化电力系统构建的研究,如果未来工作中有机会他亦会继续开展这一方面的科研工作,更进一步完善他的研究成果。

行路至此回头望,董玉展感慨良多。“幸承一路上如此多良师好友的教诲、支持和陪伴,总算不负这颗不肯安歇的灵魂和这段动情燃烧的美好时光。还是最感谢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对我七年的培养。电气工程学院朴实浓厚的学风和优秀的育人模式推动我在获取知识和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也将一直镌刻在我的心上,砥砺我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勇毅前行、上下求索。” 

离别之际,董玉展想对学弟学妹们,尤其是身处求职季的同学们说:“相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哪怕转错的弯和滴下的泪,也都是未来惊喜的铺垫”。恰如他最近最喜欢的一句话:“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他想通过这句话与大家共勉:放平心态、拒绝精神内耗,只管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保持期待和渴望、享受追逐的过程。最后,他真诚地祝愿每一位循梦而行的学子,都能在自我发展和求职道路上径情直遂、青云万里。


猜你想看

对话2023届山大优秀毕业生王鹏|研·毕业谈【1】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于宸 研·毕业谈【2】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翟明 | 研·毕业谈【3】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郝杰|研·毕业谈【4】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刘飞飞 | 研·毕业谈 【5】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姚烁 | 研·毕业谈【6】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刘少鹏 | 研·毕业谈【7】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乔艳丽 | 研·毕业谈【8】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桑鹏鹏 | 研·毕业谈【9】

对话2023优秀毕业生刘曦涵 | 研·毕业谈【10】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马沐阳|研·毕业谈【11】

对话 2023届优秀毕业生肖梦杰 | 研·毕业谈【12】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曹士凯|研·毕业谈【13】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纪振冰 | 研·毕业谈【14】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陈钊|研·毕业谈【15】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张艺腾 | 研·毕业谈【16】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穆甜甜 | 研·毕业谈【17】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纪君婷 | 研·毕业谈【18】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刘晗 ▏研·毕业谈【19】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李晔 | 研·毕业谈【20】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耿晓慧 | 研·毕业谈【21】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秦露丹|研·毕业谈【22】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修丙楠 | 研·毕业谈【23】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马传伟 | 研·毕业谈【24】

对话2023届优秀毕业生谢香杰 | 研·毕业谈【25】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编辑/排版:李星明

文字来源:董玉展、李洋洋

图片来源:董玉展

值班栏目主理:李星明

责编:韩笑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大研究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